這是一篇關于熱泵烘干機特性研究的分析
? 從農業、食品、化工、礦產、加工、制陶業到制漿造紙、木材加工和織業等,基本多數產業的生產過程都伴隨著干燥,干燥儼然己成為生產過程中提高產品品質的一項重要環節。但干燥過程同時卻也是一個能耗較高的過程,在我國各種部門總能耗中,干燥能耗為(化學工業)~35%(造紙工業)。熱泵烘干機是一種溫和的、接近于自然的干燥系統,格外適合于農產品、草材等大部分熱敏性物料。因此,在干燥技術的領域之中,大量采用熱泵干燥可有益利用的能源、保護環境、減少溫室效應和防止臭氧層的破壞。而近幾年相關研究人員在熱泵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很顯明的。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下該熱泵烘干機干燥特性的研究:
有學者通過利用C02熱泵干燥實驗臺對對胡蘿ト進行了干燥實驗,研究了胡蘿ト干燥過程中的含水率和干燥速率的變化。并對不同條件下干燥后的干制品的素C的含量、顯微結構、復水比等指標進行了分析比較。發現,C02熱泵干燥系統中,溫度或風速升高時,干燥速率增大,但隨著溫度或風速越來越高,增大的幅度越來越小;高溫熱風干燥的維生素C損失越大,保存率越低,而低溫熱泵干燥時,維生素C的損失顯明減少,而風速的改變對胡蘿ト中維生素C的影響較小,含量只有微小的變化,即干燥溫度是影響胡蘿ト干燥維生素C含量的主要因素:高溫干燥樣品顯微結構中的細胞組織收縮緊密,而且褶皺較多,而低溫干燥的樣品細胞組織較疏松,降低干溫度,提高風速,均可提高干制品的復水性。
有學者通過對白菜種籽在熱泵烘干機干燥過程中的研究,考慮了種籽皮傳質阻力以后的傳熱傳質數學模型,用有限元的方法模擬了烘干過程之中種籽內部含水率的變化趨勢并用實驗數據與模擬數據進行比對,驗證了數學模型及由模型所得結論的確性。指出種籽干燥過程之中主要傳質阻力來自于種籽皮,熱泵烘干系統的高溫側溫度與低溫側溫度共同決定了干燥速度和平衡含率。
有學者利用熱泵干燥在溫度(25-45℃)、相對濕度(0.2-0.4),濕含量(0.06-0.38d.b.)干燥時間(1-5h)范圍內對青豆的干燥特性、品質如發芽率和多酚氧化PO活性進行了分析。使用正交旋轉組合的試法,又通過SPSS統計分析,從而得出了熱泵烘干機干燥青豆品質的回歸模型,結果表明適度除水越有益于種籽活力的提高、干燥溫度對青豆顏色品質有關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影響顯明,應該采取較低的溫度和較高的相對濕度來保障青豆顏色品質在很小范圍內波動。
上一條: 空氣能烘干設備技術特點你可了解?
下一條: 空氣能烘干機原理的講述